北川縣公安局永昌派出所自2019年12月成功創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以來,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建設全國民族地區最平安縣城為目標,從群眾最關切的問題出發,緊緊圍繞“深耕善治”三年行動計劃部署要求,以關愛青少年兒童為著力點,運用“楓橋經驗”不斷探索創新,孕育出“心沐計劃”項目,走出了一條以志愿服務推動基層治理的新路徑?!靶你逵媱潯表椖恳栽鰪娗嗌倌陜和鞍踩ㄖ?、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心理健康、預防違法犯罪”為目標,以“大手牽小手、平安齊步走”為主題,以家校共建、攜手共育為依托,動員全社會各方力量,統籌利用各類社會資源,由學生帶動家庭,擴展到社區,輻射大眾,實現沐浴社會“由心而治”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凝聚力量”共建共治,實施“心沐計劃”推動平安建設多元化。在縣委政法委、縣委宣傳部、團縣委等16個部門的支持下,永昌派出所通過“心沐計劃”志愿服務項目,將各單位、部門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整合,以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相融合,系統化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3年來,“心沐計劃”項目先后建立志愿隊伍5支,招募心沐志愿者2847名,發展“心沐家庭”600戶,吸引上萬名學生參與心沐計劃各項教育實踐及社區治理活動。
(一)法治教育志愿隊伍。建立以警察、法官、檢察官、司法人員、律師、消防員、武警等共同參與的法治宣傳教育隊伍,并結合自身崗位職責開展各項寓教于樂的主題活動。
(二)德育人才志愿隊伍。以中小學校教師為主體,依托校團委、少工委組織開展心沐學堂、校外研學等教育課程,不斷提升各級教師的教育培訓工作。
(三)群團組織志愿隊伍。依托“心沐志愿服務站”聯合縣團委、婦聯、工會、科協、殘聯、工商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發動以社會公益組織、兩新組織、愛心人士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參與各項活動的組織、策劃、籌備和服務保障工作。
(四)專家顧問志愿隊伍。建立由心理醫生、律師、教育家、法學教授、未成年人保護聯盟等人員組成的專家顧問團隊,負責指導各類隊伍相應專業知識,做好業務知識的支撐。
(五)基層治理志愿隊伍。充分發揮網格員、人民調解員、村(社區)干部等基層治理人員的作用,及時發現留守、單親、家暴家庭,積極帶動這些家庭參與到“心沐計劃”項目中來,參與到家庭促進和諧社會共治行動中來。
二、“德治教化”沐浴陽光,開設“校園心沐社”預防違法犯罪高效化。針對部分學校常出現學生抑郁自殘、跳樓、校園欺凌以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發生。永昌派出所以“心沐計劃”為依托,在各中小學成立“校園心沐社”,全面提升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防治能力,健全預防、預警、處置長效機制,進一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違法犯罪,確保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一)完善組織架構,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學校以警務室和心理室為校園心沐社陣地,學校法制副校長兼任校園心沐社社長,學校德育處主任、安全辦主任、校團委書記或少工委書記兼任校園心沐社副社長,各班班主任作為成員。同時,各班選出德治委員、法制委員、安全委員、心理委員作為校園心沐社社員,由校園心沐社進行管理,每學期可輪換。校園心沐社積極發動公檢法司、群團組織、民政、關工委等部門工作人員成為心沐志愿者,并組建校園心沐志愿服務隊共同促進青年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二)推廣心沐課程,七項教育貫穿始終??h委政法委、縣教體局組織全縣七名教育專家,通過為期半年時間編寫了“心沐課程”?!靶你逭n程”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安全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文化教育”“先進榜樣教育”?!靶@心沐社”按照“心沐計劃”實施辦法,組織開展學習心沐課程內容,同時將心沐課程七項教育融入心沐研學和心沐職業體驗,讓學生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進一步掌握七項教育知識。
(三)創新六一模式,平安校園不斷夯實。一月一次“心沐學堂”。各班級一月內用一節班會課組織班上的“德治委員”“法治委員”“安全委員”“心理委員”結合“心沐課程”與全班同學分享知識。一月一次風險隱患排查。每月學校組織一次風險隱患大排查工作,心沐社長組織安全大檢查,檢查視頻監控、消防設施、安保力量等“六個百分之百”的情況。一月一次線上法治宣傳。各班級選出的兩名家長助理建立一個微信群,每月將安全、法治、家庭教育等推文或短視頻,發到家長助理群里再分享到各自的班級群里學習。一季一次聯盟會商研判。心沐社結合學校季度風險隱患排查報告。各聯盟小組成員根據報告內容提出意見、建議和解決辦法。一期多部門進校園宣教。結合心沐計劃七項教育內容研究本學期講座內容,并分時段邀請心沐志愿服務隊進學校組織開展安全、禁毒、法治、心理等講座。一期一次心沐主題活動。校園心沐社每學期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各社區心沐驛站、心沐研學營地和心沐職業教育體驗點的配合下,校園心沐社組織學校學生開展“心沐宣講”“心沐體驗”“心沐研學”“心沐共治”主題活動(四選一)。
2022年以來,在全縣中小學成立“校園心沐社”11家,選出德治委員、法制委員、安全委員、心理委員共1240人;開展“心沐學堂”800余場次;走進學校開展安全、禁毒、法治、心理等講座100余場次,1800余學生走進9個單位、場所進行心沐職業體驗,開展心沐宣講活動152場?!靶@心沐社”的成功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北川青少年兒童安全法治、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心理健康、預防違法犯罪等能力。
三、“志愿認領”自治強基,成立“社區心沐驛站”引導群防群治常態化。隨著深入學習貫徹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國各地政法部門都在大力發動群防隊伍,成立群防組織。但群防組織發展的管理、陣地建設、經費保障、激勵獎懲等方面的問題,影響了群防隊伍真正作用的發揮。永昌派出所以“心沐計劃”為依托,充分發揮“孩子就是紐帶”的作用,采取“小手牽大手”的方式,通過成立“社區心沐驛站”構建起“培育學生、感染家庭、帶動社會、共創平安”的共建共治新格局。
(一)依托社區綜治中心,成立“社區心沐驛站”。按照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要求,依托社區綜治中心心理室成立了“社區心沐驛站”,由社區書記兼任中心主任,將基層治理志愿隊伍、法治教育志愿隊伍、德育人才志愿隊伍、專家顧問志愿隊伍、群團組織志愿服務隊等隊伍分配到各社區開展心沐共治行動。
(二)搭建心理咨詢平臺,提升心理服務效能?!靶你逵媱潯弊鳛槿猩鐣睦矸阵w系建設重點項目,通過資源整合,綿陽市心理學會組建心沐專家顧問志愿隊伍,以分區包片的方式入駐各社區心沐驛站,開通線上線下心理咨詢直通車,為社區群眾提供咨詢服務。同時,對需要心理治療的群眾,發動綿陽市三醫院為社區心沐驛站開通了綠色通道。
(三)開展公益實踐活動,共建共治平安社區。利用每周周末各?!靶@心沐社”通過學校團支部牽頭組織學生到就近的“社區心沐驛站”開展文明勸導、法制宣傳、義務巡邏、環境整治等社區公益實踐活動。先后組織千名心沐志愿者走進社區開展禁毒宣傳、預防養老詐騙、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敲開“鄰家三戶門”預防家暴等主題活動。
(四)引導家庭“志愿認領”,拓寬群防群治力量。依托“校園心沐社”組織發動學生帶動父母認領自家單元樓為責任田。按照“心沐共治”要求,各家庭自愿提供自家網絡、電源安裝攝像頭用于公共服務,作為本棟單元信息員,及時向社區民警反應租房屋門號、小區安全隱患以及提供違法犯罪線索,協助社區民警、網格員調解鄰里糾紛。并帶領孩子開展法治宣傳活動。
“心沐計劃”項目實施以來,全縣共成立“社區心沐驛站”18個,5支心沐志愿隊伍招募志愿者218名,組織2.1萬名學生開展禁毒、反詐、交通等主題宣傳活動26場。發動600戶心沐家庭認領樓棟單元574個,自愿安裝攝像頭278個,提供情報信息874個,協助破獲案件21起,消除安全隱患231個。
四、“由心而治”精準施策,打造“心沐教育營地”幫扶困境兒童精準化。當前,青少年違法犯罪低齡化,有心理問題學生不斷增多。據調查分析,大部分跟家庭、校園、社會等成長環境有關。家庭、學校、社會需要共同肩負起關愛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責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線上線下雙重篩選,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全縣11所“校園心沐社”運用“綿陽市心理列車線上平臺”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并結合學生所在“社區心沐驛站”所反映的個人表現和家庭情況,對需要個案轉化或醫療救治的學生進行建檔。
(二)分類分批實施關愛,齊心協力培育未來。聯合縣團委、心理衛生服務中心、縣婦聯等部門,強化對貧困家庭、下崗失業家庭、單親家庭、重點人員等特殊群體子女的幫扶關愛力度,讓他們在“心沐計劃”活動中感受到社會溫暖,尤其是讓重點人員子女在參與活動中加強思想教育與正面引導,降低原生家庭危害影響,及時消除思想隱患。
(三)打造心沐教育營地,個案轉化靶向治療。通過“一般學生—特殊學生—高危學生”三級閉環式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新模式?!靶你逵媱潯惫姘l展中心將測評結果中可能存在健康問題的學生轉介至心沐教育營地進行個案管理和團體活動,對情況高危的學生轉介到市三醫院由專家會診治療。
截至目前,“心沐計劃”項目在北川服務少年兒童2萬余人,篩查抑郁青少年125人,個案轉化25人,救治4人。依托北川景區打造“心沐教育營地”6個,其中大魚云海媽媽農場作為全縣困境兒童幫扶點,現培育托管困境兒童25名。在郵政、稅務局、消防隊、派出所等9個單位成立“心沐職業體驗點”,2118名學生參與其中。2020年“心沐計劃”被列為綿陽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重點項目,先后榮獲“綿陽市十佳志愿服務項目”“中國科技城第二屆法治創新大賽法治創新獎”“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務項目”“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四川省銅獎”“2020年度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宣傳推選活動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健康四川行典型案例”“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典型案例”。并被“人民日報網”、“新華網”“學習強國”“紅星網”等媒體競相報道。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2021年8月平安綿陽建設領導小組等10部門印發《綿陽市推進實施“心沐計劃”的工作方案》,在全市推廣。2022年3月23日,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推進會上,時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榮全就“創新實施心沐計劃,不斷提升市域德治水平”作經驗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