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兩用!游客為拍美照失足落水
事件回放
女子拍照時不慎溺水
7月22日,66歲的游客方女士和女兒來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徑山小古城村游玩。當她們經過一座木橋時,方女士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便停下來欣賞并拍照。由于站位太過靠邊,加上橋面濕滑,方女士一不小心踩空掉入河中。
由于連續多日暴雨,當地河水水位上漲,方女士根本踩不到河底,慌亂之中抓住了木橋的橋樁。一旁的女兒不知所措,急忙大聲求救。路過的一名當地居民趕忙上前緊緊拉住方女士,方女士女兒連忙打電話報警。
聽到呼救聲后,在附近巡邏的輔警潘賢杰和同事趕到現場。隨后,徑山派出所民警蔡文婷帶人也趕來支援。擔心方女士年齡較大,長時間待在水里消耗大量體力,潘賢杰果斷跳入水中向上托住方女士,蔡文婷緊緊抓住方女士的手,在周圍群眾共同的幫助下,將方女士營救上岸。
事件分析
拍照未注意周邊環境
該起事件中,方女士游玩的景區安全宣防措施未做到位,木橋缺少“注意腳下安全”等提示標識,難以引起游客的重視。這座木橋并不寬,加上雨后濕滑,稍不注意就容易讓游客失足落水。
同時,方女士自身缺乏安全風險意識,在拍照片時,并未仔細觀察周圍環境以及預料可能存在的風險,致使自己失足落水。
民警支招
游玩要做足安全功課
蔡文婷(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徑山派出所民警):游客在前往景區時應提前查看天氣預報,如遇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切不可盲目外出。出游時,最好選擇跟團出游或者結伴旅游,這樣既可以互相照顧,又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互相提醒。在水域游玩時,游客切不可在陌生水域盲目下水,在水邊拍照賞景時要注意周邊環境特別是腳下安全,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疏于防護!男童水上“沖浪”險溺水
事件回放
溺水男童被救
7月23日13時許,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治安派出所民警在瑪雅海灘水公園巡邏時發現疑似有人溺水,立即上前查看情況。同時,海灘附近的救生員跳入水中施救。最終,在民警、救生員與周圍游客的及時救助下,7歲男童小申僅嗆了幾口水便被成功營救。
事件分析
家長疏忽大意
本起事件中,男童小申進入水上樂園時,家長未租賃兒童專用游泳圈,僅租賃了普通游泳圈,沒有按規定扣好游泳圈內的安全扣。
游玩時,由于海浪沖擊力較大,將小申與父母沖散,也將小申的游泳圈拍翻。游泳圈傾倒后,小申因沒扣游泳圈內的安全扣也未穿浮力衣,瘦小的身軀順勢從圈內滑出。不會游泳的小申身材矮小,腳面根本夠不著地面,小申在嗆水后極度慌張,根本沒有機會呼救,所幸被巡邏民警和救生員及時發現救起。
民警支招
夏日戲水 安全第一
唐晏(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治安派出所副所長):夏季戲水,市民朋友務必把安全放在每一位。
首先,要去具有正規資質、配有救生員的泳池、游樂場所游玩,勿到河邊野泳。
其次,老年人、兒童以及不習水性的游客要穿著浮力衣,以防不慎落水。家長在為兒童選擇游泳圈時,應當選擇適合身高的兒童專用游泳圈,并依照使用說明書規范系好安全扣。
家長帶孩子游玩時,一定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動態,切勿因為玩手機等分神,忽略了小朋友在水中的危險。
海邊失足!小伙“趕?!甭渌蟪晒ψ跃?/strong>
事件回放
撿拾海貨落水
7月23日15時45分,福建省連江縣公安局筱埕派出所民警接到游客林某報警稱,自己的同伴黃某在定海村碼頭附近的灘涂區域“趕?!睍r不慎落水,周邊村民正在海邊灘涂及巖石附近找尋落水者。
民警趕到現場后立即組織村民沿岸巡查,并聯系附近沿岸漁船民配合尋找。16時15分,民警接到岸線巡查人員來電,稱黃某已在事發地百米外的沙灘安全上岸。
原來,黃某到海邊游玩時看到不少花蛤與花螺,便一路撿拾,甚至爬到巖石上尋找生蠔,不料腳下一滑落入深水區。所幸,黃某水性較好,保持冷靜,想方設法隨著海浪向附近海域的岸邊靠近,找準機會就近上岸,并向附近村民求助。
事件分析
沉迷“趕?!彪x開安全區域
連江海域沿岸區域多以灘涂、巖石為主,黃某“趕?!睍r過于專注,逐漸遠離了安全區域,加上一時不慎,導致落水后被海浪卷走。
報警人林某看到同伴溺水后,因不習水性沒有貿然下水救人,而是向周圍群眾呼救并報警求助,這一做法值得肯定。
民警支招
牢記“六不” 學會自救
張澤寧(福建省連江縣公安局潘渡派出所民警):要牢記防溺水“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未成年人不在無家長或他人帶領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或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人不擅自下水施救。
同時,要學會溺水時的自救方法,即:不要慌張,盡量保持鎮定,一旦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放松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如果在水中腿部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第一時間呼救。
發現他人溺水時,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不可貿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叫周邊人員前來救援,同時報警求助。
盲目自信!男子冒雨駕車送貨墜入河中
事件回放
雨天駕車被困車內
7月29日,山西省陵川縣迎來強降雨。22時許,陵川縣公安局接到貨車司機王師傅報警稱,其駕駛廂式貨車經過古郊鄉汲好水村附近時,不慎掉入路旁河道中,車內進水導致車門無法打開,他被困車內。
接警后,陵川縣公安局指揮中心立即啟動“鄰警協作”快反機制,指派距離事發地最近的古郊派出所、王莽嶺分局民警前往救援。不到10分鐘,王莽嶺分局的3名民警便趕到現場,看到不斷上漲的水位,3人穿好救生衣跳入齊膝深的水中,摸索著接近被困車輛。因車內進水嚴重,3人合力也無法打開車門,最終砸破車窗,將司機救出。
事件分析
過度自信導致事故發生
事發地路段為一下坡拐彎路段,旁邊即是河道。強降雨來襲,河道內水量上漲,將路面淹沒,難以分清路面和河面。
明知強降雨天氣不宜出行,但王師傅送貨心切,自認為駕駛技術好,仍決定冒險上路。行至積水路段,在沒有弄清水底路況的情況下,他選擇強行開車涉水通過,導致掉入河中。
民警支招
汛期隨時關注天氣 切莫雨中冒險行駛
焦彬彬(山西省陵川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副大隊長):雨天出行需謹慎,特別是在“七下八上”的汛期里。大雨天氣來臨之前,相關部門會發布預警信號,駕駛員出行前應隨時關注天氣預警信息,強降雨天氣盡量不要駕車出行。
如在行駛過程中突遇暴雨,要合理使用近光燈、霧燈以及示闊燈。要減速慢行,保持安全車距。遇到坑洼積水路段、涵洞、橋梁時,要盡量選擇繞行,切莫強行通過。遇到因暴雨造成的交通擁堵時,要聽從交警指揮,讓出應急救援通道。
車輛一旦涉水時熄火,切不可嘗試啟動車輛,也不要在車內等待,應視情迅速打開車門逃生。若水位過高導致車門無法打開時,可以從天窗、側窗或后備廂逃生。安全逃離后,迅速躲至地勢較高的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高溫體弱!七旬老人采蓮蓬被困荷塘
事件回放
老人采蓮陷入淤泥
7月21日23時許,湖北省大冶市公安局保安派出所接到陳先生報警,稱其奶奶去荷塘摘蓮蓬失聯了。接警后,值班民輔警立即帶著搜救工具趕往事發地,同時聯系消防救援部門。
民輔警到達現場發現,荷塘荷葉繁茂,加之深夜下著大雨,給搜救工作帶來極大困難。次日凌晨1時許,救援人員聽到荷塘里有微弱聲音。辨別出聲音的方向后,民警跳入水中,向荷塘深處前行幾十米后,發現身陷淤泥中無法動彈的老人,隨后聯合消防救援人員將老人營救上岸。
事件分析
缺乏對危險區域預判
正值汛期,事發地的荷塘處于豐水期??吹接赀^天晴后,老人沒有關注天氣預報,像往常一樣下水采摘蓮蓬。由于荷葉繁茂,她在荷塘中逐漸迷失了方向,還不小心陷進淤泥里,掙扎許久仍無法動彈。隨著氣溫升高,這位老人還出現了暈厥癥狀。
當天突降暴雨,幸好老人手中拿了塑料袋,靠著塑料袋形成的浮力,老人才幸免于難。
民警支招
陷入水中淤泥該怎么辦?
劉向紅(湖北省大冶市公安局保安派出所民警):夏季下池塘采蓮,是南方許多農村群眾的習慣。不過,臨水賞蓮或下水采摘前,首先要做好自身防護。要提前了解現場環境和天氣情況,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和設備,如救生衣、安全帽、救生圈等。
如果不小心陷入水中淤泥,不能慌張,越掙扎就會越陷越深。這時,應平靜觀察四周是否有可以借力的東西,如樹根、草叢、木棍等,都可借助移動身體。
如果沒有可以借力之物,可采取仰面平臥的姿勢,如張開雙臂以分散體重,使身體浮于表面。仰面躺下后,可輕輕撥動手腳,用仰泳姿勢慢慢移向硬地。
一旦陷入險境且不能自救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呼救,或者報警求助。
雨后垂釣“漁獲”變“漁禍”
事件回放
雨后釣魚不慎溺水
7月16日晚,一場大雨過后,王先生和朋友趕到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的一個水庫,選擇一處合適的地點開始垂釣。不一會兒,王先生的魚簍就裝得滿滿當當。此時,浮漂再次下沉,見又有大魚上鉤,王先生吃力地提竿,和水中的魚兒打起了拉鋸戰。為了更好地發力,王先生從椅子上起身,沒想到因為腳下的石頭濕滑,直接跌入了水中。
王先生略熟水性,且隨身攜帶了一個橡膠游泳圈。不曾想,跌落時游泳圈被岸邊的礁石刮破了,王先生瞬間慌了神,嗆了幾口水后開始掙扎起來。在不遠處垂釣的朋友第一時間發現,立即報警。上饒市公安局信州分局茅家嶺派出所值班民警火速趕到水庫,乘坐救援船只以最快速度接近王先生,將他救回岸上。
事件分析
漲水魚兒多 隱患也不少
本次事件中,王先生盡管做了許多準備,卻忽略了汛期可能出現的不確定風險,以致發生意外。當前正值汛期,河流、水庫、池塘等水位上漲明顯,不少釣客認為漲水最適合釣魚,卻忽視了水位的上漲同樣也意味著水流湍急、暗流涌動,雨水沖刷后岸邊的石頭、臺階、棧道等十分濕滑。諸多因素疊加影響,對于垂釣者,無疑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民警支招
垂釣應繃緊防溺水這根弦
吳賢謙(江西省上饒市公安局信州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釣魚時要選擇安全區域垂釣,不要到河道、山洪通道等低洼地帶及湖心島、淺灘等危險地帶。出釣之前,要保證身體狀態良好,發現身體不適,要及時終止垂釣行為。垂釣過程中,最好選擇結伴同行。同伴不僅能在提竿吃力時提供幫助,一旦發生意外也能撥打報警、急救電話。